仿人机器人步态规划简述(一)

在正式介绍仿人机器人步态规划之前,先给搭建观看以下日本本田Asimo的视频

Asimo登场

1 仿人机器人步态概述

Asimo 爬楼梯
仿人机器人树形图

仿人双足机器人的行走控制并不像人一样轻松,而是需要工程师对机器人的动作进行各种分解,经过步态规划之后机器人才可以实现类似人一样的行走动作。对于仿人机器人的行走过程,涉及到以下的一些概念:

基本概念

具体定义

步态

仿人机器人的步态规划类似于机械臂的轨迹规划,但是机械臂轨迹规划一般仅仅涉及到机械臂关节空间或者笛卡尔空间的轨迹的规划问题,且二者之间是可以通过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和逆向运动学相互转化的。但是仿人机器人的步态规划则不同,机器人的没有固定的基座,因而不存在特定的关节空间和笛卡尔空间的转化关系,因为二者之间的转换需要涉及到机器人漂浮基座的状态。因而仿人机器人的步态可以认为是质心轨迹以及各个关节轨迹的综合。

静态步行

仿人机器人步行过程中,机器人相对于支撑脚始终处于静力学平衡状态,即机器人的质心在地面上的投影始终不超过支撑多边fangrenbn形的范围。

动态步行

仿人机器人步行过程中,机器人相对于支撑脚始终处于动力学平衡状态,即机器人的质心在地面上的投影可以在某些时刻超过支撑多边fangrenbn形的范围。

单腿支撑

机器人仅仅有一只脚与地面接触,此时机器人呈倒立摆状态

双腿支撑

机器人双腿支撑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过度阶段,根据人类的行走状态,双腿支撑期只占一个步行周期的8%-25%。机器人在撑场行走过程中是处于单腿支撑和双腿支撑的结合和切换。但是当机器人处于奔跑状态时候,则是单腿支撑与腾空状态的结合。

单步

机器人从一侧腿着地到另一侧腿着地构成一个步长,它包含一个双腿支撑期和单腿支撑期。两个单步会构成一个复步。

复步

在步行运动中, 从机器人一侧脚着地开始到该脚再次着地构成一个复步。 期间两只腿各相继向前迈步一次。 它包括两个双脚支撑期和两个单脚支撑期。

跨高

摆动腿在摆动过程中脚底离地面的最大距离, 常用于衡量机器人跨越小障碍物和在不平地面行走的能力。

仿人机器人的步态规划主要包含基于倒立摆的步态规划法,基于ZMP的步态规划法,以及基于五连杆的步态规划法。

2 双足机器人的步态规划法

倒立摆的种类很多, 有悬挂式倒立摆、 平行式倒立摆和球平衡式倒立摆; 倒立摆的级数可以是一级、 二级、 三级乃至多级; 倒立摆的运动轨道可以是水平的, 也可以是倾斜的(这对实际机器人的步行稳定控制研究更有意义) ;

仿人机器人的行走模型与人体下肢的行走非常相似,且仿人机器人的下肢涉及基本上也是参考人体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 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的大概作用如下所示

关节类型

主要作用

髋关节

用于摆动腿, 实现迈步并使上躯体前倾或者后仰, 使之在步行过程中起辅助平衡作用

膝关节

调整重心的高度, 并用来调整摆动腿的着地高度, 使之与地形相适应

踝关节

用来和髋关节相配合实现支撑腿和上躯体的移动, 而且还可以调整脚掌与地面的接触状态。

人体下肢解剖

双足机器人的步行可以分为静态步行和动态步行两种。 静态步行是重心移动少、 速度慢的步行方式, 动态步行则是自身破坏平衡, 向前倾倒地行走, 人的行走以动态步行为主。 倒立摆的移动就属于这种典型的动态步行。双足机器人一个完整的行走周期分为双腿支撑阶段和单腿支撑阶段。 双腿支撑阶段起始于前脚的脚跟接触地面, 结束于后脚的脚趾离开地面; 单腿支撑阶段是一条腿支撑身体, 另外一条腿完成步行前移。 在行走过程中需要确定的是踝关节的轨迹和髋关节的轨迹, 膝关节的轨迹由二者联合决定

双足机器人浮动基座

如果忽略腿部的质量, 双足机器人的模型就可以简化成一级倒立摆的模型。

双足机器人机器人实际与外部环境的接触具体如下所示:

双足机器人接触情况

图片来源:here

3 仿人机器人行走应用

Asimo
Asimo
Asimo奔跑
本站文章资源均来源自网络,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均不代表站方观点,并仅供查阅,不作为任何参考依据!
如有侵权请及时跟我们联系,本站将及时删除!
如遇版权问题,请查看 本站版权声明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海报
仿人机器人步态规划简述(一)
仿人双足机器人的行走控制并不像人一样轻松,而是需要工程师对机器人的动作进行各种分解,经过步态规划之后机器人才可以实现类似人一样的行走动作。对于仿人机器人的行走过...
<<上一篇
下一篇>>